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杨宇东总编辑:第一财经媒体深融的“时代增长基因”探索之路

更新时间:2023-10-25 11:43点击:

今 年是第一财经成立 20 周年,第一财经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 黄金期 ” ,也恰逢传统媒体全面向新媒体转型。迄今,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第一财经,已经走出行业震荡期,并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巩固媒体主业并行推进多元化战略,在带来更强的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资源的合作,从而开拓出更多的新赛道。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定位于企业数字化增长服务商的应帆科技、全面布局企业知识服务赛道的 “ 新型数字商学院 ” 一财商学院等业务板块应运而生。当业界还在评估新媒体在营收结构中的比重时,第一财经目前非媒类业务营收比例已达 45% 。

近期德外 5 号邀请到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就第一财经的融媒探索实践相关话题展开对话。作为深耕中国财经媒体 30 年的一线操盘手,也把大半个职业生涯奉献给第一财经的杨宇东,系统回顾了第一财经成长过程中踏准的几个时代节拍,并与德外 5 号就业界内容演化方面的内容价值观,融媒体时代的 IP 打造,及商业模式探索方面的版权价值应用场景开发,数据 + 与智库业务等具体内容展开了交流。

图注:第一财经总编辑 杨宇东

时代映照下的第一财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句话对第一财经同样适用。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第一财经的成功转型,与其摸准时代脉搏,顺势而为不无关系。根据杨宇东的讲述,我们用全球化、移动化、多元化三个关键词来概述第一财经在20年成长历程中的三大关键抉择。

l 全球化

第一财经诞生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全球化浪潮的奔涌,释放了一波市场化财经媒体的时代红利。

随着中国和全球的交流逐步繁密,除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信息流也涌现出新需求。当时上海正在筹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更加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

于是,在时代的土壤上,第一财经在2003年7月6日破土而出。7月7日起,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原上海东方电台财经频率统一,成立了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对外呼号为第一财经,而没有使用“第X套”“XX频道”的命名方式。

第一财经在创立之初就明确了要办一家全球视野的全国性日报。杨宇东表示,“全国甚至是全球的金融市场都是打通的,所以财经媒体不可能是地方性,这是财经媒体的一个特性。”第一财经选择了全球化的布局,并在国内的北上广深、香港等中心城市,而且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包括纽约、旧金山、华盛顿、伦敦、新加坡、东京,设立了记者站/演播室。当时第一财经是除央媒以外全球布局最广泛的媒体之一,一开始就拉开了想大干一场的架势。

全球化的战略一方面助力第一财经打造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员、信号传输、办公场地等的高成本。再加上当时作为中国第一张财经类日报的巨大发行印刷成本,很多同行都不看好一财的商业前景,但超出预期的是,2006年第一财经日报在启动资金烧到三分之一左右时就开始盈利了。

通过初创期的摸爬滚打,第一财经发现财经内容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需要做内容供给侧改革,2007年第一财经研究院、2008年第一财经周刊、2009年第一财经通讯社快速滚动新闻应运而生。

从2003年到2012年,第一财经迎来了中国财经媒体的“黄金十年”,因为财经定位相对精准,挤压了很多时政、都市类媒体的商业广告空间,获得了快速增长,旗下媒体短短几年均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头部。

l 移动化

2012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爆发,用户的新闻阅读方式、路径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媒体普遍面临用户流失、广告下滑等挑战,似乎陷入“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的两难处境,第一财经迎来了新的拐点。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号召主力军攻占互联网主战场,打造真正的影响力。

第一财经响应国家号召,在2015年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坚定地拥抱移动互联网,二是坚定地坚持专业主义,用专业创造价值。经过了三年艰苦的探索期,杨宇东将这段时间形容为“在黑暗的隧道里摸索”。在2018年,第一财经的改革决心更加坚定——“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开启了实质性的内部改革,做整个组织架构的系统化、体系化的调整,包括内部的流程机制,产品规划,以及中台、后台的技术开发。将90%的产能生产力,投入移动互联网,仅保留了一小部分的“部队”坚守电视大屏和报纸,但这一做法并不是做简单的“减法”,而是以结构巨变来拉动改革。

图注:第一财经两次进行融合转型的组织架构调整

值得欣喜的是,2020年,第一财经的数据指标出现了两个黄金交叉点:一个黄金交叉点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数字媒体广告收入超过了传统媒体;另外一个黄金交叉点是非广告业务的营收接近于广告业务,达到45%左右的比重。

“表面上看我们的财务指标量级,总收入、利润跟以前变化不大,但收入构成发生的变化是特别重要的,它意味着营收结构更健康了。在保持收入水平的同时,我们在探索新业务方面也产生相当大的投入,是一边开车一边换零件,可持续增长的潜力更大了。”杨宇东说道。

l 多元化

第一财经在早期就开始探索除广告之外的第二发展曲线,2007年成立第一财经研究院,是中国媒体机构中最早设立的一批研究院。2013年,第一财经首创 “新一线”城市概念,并于2015年组建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15年成立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致力于最新产业及商业主体发展趋势研究。

近年第一财经推出了两个计划:一个叫“珠峰计划”,坚持内容影响力登顶,做中国最好的、国际一流的财经新闻;一个叫“奔流计划”,坚持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以使收入保持健康的增速,对应的是现金流、信息流、用户流等商业指标。

回顾20年,第一财经转型中不变的是始终坚持内容的专业性,在1200人的全员规模里,500多人为采编岗位,而且都是资深专业的财经媒体人,专业性奠定了第一财经多元化业务发展的基石。

得益于融合改革的深入,近两年来虽受疫情冲击影响,但是第一财经的经营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增长来源与以下三方面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一是构建“全媒体整合营销新格局”。第一财经把全媒体整合营销作为公司核心潜力板块。立足于新媒体,将强大的内容产品创意能力与广告客户的品牌传播需求巧妙地结合,变单一的广告传播,为集策划、执行、传播于一体的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二是打造金融信息智能服务和深度内容集合平台。三是有效拓展赋能企业和投资者的培训业务。

流量基因 VS 专业权威

对于第一财经来说,“流量”与“专业”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杨宇东认为主流机构媒体依据自身新闻发现能力,以及对社会新趋势和重要问题的观察,发起原创独家报道和话题策划,引发自媒体和社交圈的跟进讨论,从而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这样的经典模式必须坚持。因为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杂音,但是社会依然需要一些共识,比如此时此刻什么问题最重要,什么事情最值得关注,真相是什么,这是主流机构媒体必须要给出的答案,也是媒体立身之本。

杨宇东:内容价值观向内求

财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不能完全使用“用户视角”,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眼球化、娱乐化,要基于新闻本身的特点而定。比如证监会为稳定市场发布规范大股东减持的相关细则,报道必须非常精准,而不是考虑如何表现得更生动。这类专业性内容追求的是权威、准确、速度,通过被引用、转载来体现这类新闻的权威性及工具性,不能标题党,博眼球。

图注:第一财经内容库产品算法结构

硬币的另一面,第一财经会评估挖掘一个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流量基因”,具备流量基因的新闻内容则会被最大化开发其流量效用。对于很多公共新闻事件来说,流量基因天生存在。对于商业新闻,重要的是挖掘用户视角的流量逻辑,进行一定的策划、包装,通过较为深度的前后方联动,来做大传播效果。

版权价值=品质+场景

第一财经是业内最早面向金融机构构建场景化内容生态的媒体之一,早在2015年就开始进行场景化探索,目前已推出了第一财经金融信息智能服务全新品牌——应财智云(Yiwealth),通过智能内容运营和社交化营销两大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平台、多场景的金融信息智能服务,助推财富管理行业实现业务数字化转型。

杨宇东:版权化输出——场景里的刚需内容加工厂

财经版权内容的市场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够生产用户刚需的品质内容。海外的财经媒体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内容的市场价值更易于兑现,历史资料库都可以推行付费使用。在国内,多家财经媒体“分食”的大环境,更加考验内容的专业品质,否则,在流量及消费转化上很容易出现增长天花板。

在用户刚需挖掘方面,第一财经从信息发布转变为服务用户的战略思维。比如“首席读数据”资讯视频,在重要经济数据公布的关键节点快速密集推出,形成轻量而重磅的解读。《风口调研》通过“数新风”内容品牌,打通相关产品链。

财经媒体原本生产的内容相对宏观,当金融信息服务走向移动端后,为满足日渐增长的、相对定制化的专业信息消费需求,第一财经就从具体的应用场景出发,探索拓展版权兑现的市场空间。

第一财经于2015年起就开始与头部金融机构和财富管理平台合作,把经过专业精选和标签化的财经资讯输出到其App上,并结合业务场景定制资讯、图文条漫、语音播报等形态,结合视频、直播等各种场景化内容服务,赋予了资讯全新的业务价值,并通过与这些机构的深度合作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目前已在专业多样的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更多的工具、产品和技术,为金融机构架构起从流量场景到价值场景的转化链路,基于人群视角,以内容运营策略构建高黏性的用户流量场,协助机构一起完善客户“从知到行”的心智,陪伴用户成长,最终实现从“流量”到“留量”到“交易”的客户价值挖掘与提升。杨宇东将此类业务模式称为“针对特定场景里用户刚需的内容加工厂和代运营服务商”。

栏目≠IP

第一财经内部在转型过程中也对媒体IP的内涵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探索实践。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内容产品需要涵盖更多要素,以往在相对垄断的渠道里内容产品打造主要考虑观众的“留量”,现在要具备“流量”“留量”及“经营”的三重视角。

杨宇东:时代召唤——传统媒体场景IP打造迫在眉睫

除了顺应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对传统内容进行形态包装和运营分发外,IP打造一定要明确其面对的场景和用户画像。杨宇东在2019年提出“用场景语言创造价值内容”,称缺乏场景定位的IP,难以在激烈的内容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也难以实现传播效应和商业效益的双增长。

比如《秒懂金融》是一个每期1分钟的投资者教育科普类产品,如果放在大众化的社交媒体上做传播很容易就被流量洪流淹没,第一财经跟多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证券业公会,包括各大交易所联动,在这些机构的网站、APP和线下活动里宣传推广该产品,效果事半功倍,通过发起投教视频征集活动,广泛链接起全行业投教生态。

除了线上,第一财经还非常重视线下场景IP的打造,比如上海每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等专业论坛,持续塑造第一财经在财经领域的专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此外,聚焦企业知识服务赛道,第一财经今年6月投资设立了一财商学院,这是一家以企业客户为中心的全域数字商学院。围绕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覆盖其全平台经营、全链路运营、全生命周期、全组织学习的4F知识服务。通过建设“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企业战略规划及组织升级两大研究中心,展开数据策略、培训咨询、运营陪跑等业务,推动企业与数字平台(B2P)的共振和成长。这不仅是内容方向上,也是商业模式上的重大突破。

由此,第一财经在陪伴财经客户的成长过程中,孵化出企业和机构全程、全案服务供应商的角色。

第二增长曲线:数据+

从全球经验看,全球知名的财经媒体的营收结构中数据业务均占有一定比重,比如道琼斯指数、彭博的数据库和应用终端。财经媒体的数据业务是一个巨大的金矿,而且用户黏性强,产生品牌迁移的概率较低。

杨宇东:商业数据和城市数据业务——蓝海市场

第一财经关注到电商的崛起,一是带来了更多的商业营销及消费场景,二来是产生了海量和商业相关的数据。如果能将财经媒体所收集的偏宏观、偏行业向的经济数据和商业数据,与如何更好地服务商家和消费者相结合,这里面孕育着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第一财经对于“数据+”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始于2015年,成立了CBNData。依托“数据+内容+营销+资源”的品牌优势,面向品牌企业输出行业研究、数据沉淀、信息聚合等产品及服务。充分吸收中国最大财经媒体集团及全球最大互联网电商平台数据优势资源,此后在自有和跨界的数字资产方面持续沉淀,截至目前已经形成10亿容量的领域数据库、2000+新消费品牌资源库,向市场发布超过3000份行业大数据报告,组织并落地超300场线下重磅行业峰会及行业论坛。目前商业数据+业务已几乎占第一财经营收结构的半壁江山。

2013年,第一财经首创 “新一线”城市概念,聚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用大数据手段长期跟踪和评估中国城市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并于2015年组建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以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机构的身份,于每年春季发布《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该榜单的数据源包括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自建的城市商业、产业数据库和20余家互联网公司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连续对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展开多维度数据指标的纯客观监测,迄今已连续发布8年。历经多年城市榜单与专项研究积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已转型成为一家综合型城市大数据服务商,专注围绕城市治理与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场景提供各类解决方案。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统计数据,“新一线城市数据”更加聚焦城市的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和消费形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百姓的经济生活,这和商业消费数据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但数据本身体量太大很难商业化,更多的是以研究咨询的方式开展智库业务。

城市数据业务面临的挑战是怎样从人力密集型的策略咨询专项服务走向相对标准化的系统服务,做大商业体量。2020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推出SaaS服务——知城数据平台,集合10亿+跨领域数据库,提供一站式城市数据查询与研究应用平台服务。

在“数据+”的赛道上,以数据为原点,服务为触点,第一财经正在持续向数据科技赋能产业及行业经济的方向迭代,从最初的数据驱动型业务,向能力驱动型、服务驱动型、AI驱动型智库业务形态转型。

智库、播客、AIGC

杨宇东:智库本身很难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第一财经于2007年成立了第一财经研究院,当时的定位是商业向的智库业务,但智库属于人力密集型的业务,很难做大体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以智库名义提供商业服务,以交付服务为目的,产出的内容品质又很难有保障。面对这些痛点问题,第一财经在2015年调整了研究院的定位,将研究院定位为第一财经的一个成本中心,为决策者、企业家等客户生产高品质的研究内容,做强第一财经品牌影响力。

广义上的智库业务,体现在特定赛道数据与智库研究的紧密结合,产出结论和策略。

严格意义上,转型后的第一财经对智库研究和业务进行了切割:以研究院为主体,第一财经的智库研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覆盖了金融、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全球化四大赛道,在有限的赛道里做强内容品质。

杨宇东表示智库研究对第一财经的发展发挥了非常正向的赋能价值:高品质的研究内容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的同时,提升了第一财经内容报道品质和水平,也赋能了第一财经的商业化项目,比如一系列高端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客户的赞助,在可持续发展业务清单里,衍生出客户内部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培训,帮助客户撰写CSR、ESG报告,以及指数型业务,这些都是以智库为基础孵化出的专业业务能力和商业模式,第一财经通过智库的建设也储备了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

杨宇东:播客是一种具有稀缺媒体价值的深度内容传播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统计,目前中国听播客的人群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居住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他们中大多数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播客是和这一人群发生深度连接的最有效形式之一。相比于短视频等内容形式,播客这种音频更适合深度内容的传播。播客的内容更容易“入脑入心”,听众对于节目和主播也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和黏性,这都是播客这一音频形式独有的特点,也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媒体价值。

第一财经从2018年起就开始关注并报道这一行业的新动向,并且认识到播客在全媒体内容矩阵中的潜力,尤其是和第一财经专业、深度内容的适配性。2021年初,《第一财经》杂志推出了播客栏目《商业就是这样》,非常符合杂志讲商业故事的定位。

经过2年多的发展,《商业就是这样》已经成为中文播客领域头部的商业类节目,全平台的订阅量近50万、累计播放量超过2000万,累计收听时长超600万小时。并且获得包括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播客平台的年度热门节目等奖项。

《商业就是这样》已经与咖啡、化妆品、家用电器、短视频等领域的头部公司合作,推出定制节目。在它们看来,播客能够让他们更完整、更深入地传播理念,这也体现出播客这一内容形式在商业化方面的潜力,这也将是第一财经未来将持续深耕的赛道。

杨宇东:AIGC在垂直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第一财经非常重视AIGC的应用探索,早在2015年就开始写稿机器人的研发探索,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两大大应用场景: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及水平,提升用户端内容服务能力。

第一财经针对AIGC的写稿能力做了很多的尝试,发现AIGC无法代替记者撰写非标准化的稿件,但可以帮助记者提高写作效率。在保证准确性的情况下,AIGC可以帮助记者快速搜集素材,辅助呈现,甚至形成一定的文章结构。

资讯中心使用AI绘图、 AI生成海报、AI生成自编的文稿和部分策划提纲等功能。运营部用ChatGPT辅助一些长视频、H5、报告中的文案编辑,明显提升了写作效率;用智能绘图midjouney打造周更项目“一周必读”的视觉线上传播物料,提升了传播物料的视觉品质,从而有效提升了打开率。

杨宇东表示:“原来做一个上市公司的财报,把它做成一个可视化形态,大概需要一天,现在只需三分钟。”除了公开发布的财经资讯公告外,在服务金融类客户时,需要对用户进行个性化信息的定制,但都是相对可以标准化的,比如基金的申购、分红的内容,不在传统财经媒体的内容生产范畴,但是在用户特定的需求场景,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生产、加工、产出及分发千人千面的内容。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在于对C端的服务能力。传统的内容搜索引擎只能对用户输入进行相关查询结果的罗列,比如无法回答“现在是否可以买美元”这样的问题,第一财经针对这样的用户场景,通过AIGC技术,把第一财经最近一年或半年的所有相关文章中观点进行梳理呈现,辅助用户快速了解相关的决策参考信息。这样一来,自有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结语

第一财经的转型之路发展至今,杨宇东形象地描述为“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终于看到光”。对于未来,杨总编寄语:“如今渠道多元化了、媒介介质丰富了,传播量级几何级提升了,这是机构媒体发展的红利,媒体人尤其是机构媒体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传播环境变得复杂了,噪音更多,虽然媒体声量容易被淹没,但这也是主流媒体的机遇。无需纠结是否应做全媒体全网传播,这个时代必须具备合作精神,一家独大、一家通吃的机会很难存在了,重要的是坚守主流专业定位,善用创新技术工具,公域私域战法清晰,以品质重塑影响力,以场景拓展商业服务能力。

一场历时约2小时的交流下来,杨宇东总编辑系统分享了第一财经20年融合转型各阶段的探索历程。接下来德外5号将对内容产业细分赛道的典型参与方展开一系列的交流对话, 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公众号平台,为推动内容产业的持续发展繁荣和业界人士的共同进步搭建起一个交流的纽带、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