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26 22:30点击:
内容提要:上世纪90年代的鞍山西道,是天津最集中的电子产品大卖场和集散地。1997年,老李花了9000元钱在鞍山西道“攒”了自己人生第一台电脑,用掉了大半年的工资,让周围的朋友羡慕不已。如今,老李用的电脑只花了5000元钱,但速度和性能跟当初的电脑却是天壤之别。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天津北方网讯:上世纪90年代的鞍山西道,是天津最集中的电子产品大卖场和集散地。1997年,老李花了9000元钱在鞍山西道“攒”了自己人生第一台电脑,用掉了大半年的工资,让周围的朋友羡慕不已。如今,老李用的电脑只花了5000元钱,但速度和性能跟当初的电脑却是天壤之别。
彼时,计算机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陌生的铁盒子;而今天,人人都在谈“互联网+”、人工智能,“电脑”这个词的含义,更加宽泛与立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如果问什么技术最为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首屈一指。
与家用电脑相比,每秒钟的运算能力为十亿亿次、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看起来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而实际上,超算在“算天”“算地”“算人”上通过持续服务于航空航天、气象预报、宇宙演化模拟、抗震分析等科研创新,已全面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理念风起云涌,而这些科技的应用,都离不开强大的计算能力。
走进滨海新区旗下天津开发区的天河科技园,一栋橘红色的大楼格外醒目,这里便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机房,140个黑色机柜整齐划一,指示灯有规律地闪烁着。这里就是孟祥飞超算梦想腾飞的地方。
2009年,研制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规划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承接重任的国防科技大学和天津滨海新区牵手,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就此落户天津,并被命名为“天河一号”。为了让“天河一号”尽快发挥应用价值,作为应用研发部部长的孟祥飞,每年走访的城市多达四五十个,路途总里程可以绕地球两圈,报告交流近百场。
数据是枯燥的,但最具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天河一号”已累计支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超过1600项。孟祥飞自豪地说,依托“天河一号”,构建了油气勘探、工业设计与仿真等十余个专业化平台,为海洋装备、汽车、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近200家规模以上企业提供了创新服务,带来相关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逐渐迈入了“智能时代”,天河、飞腾、曙光、麒麟等成为天津科技创新响当当的名片。天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网络安全、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一批优秀创新型企业,研发成果不断涌现。
在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厅,市场拓展部副总监柯冠岩向记者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FT-2000+芯片。“这款芯片在单核计算能力、单芯片并行性能、访存带宽等指标上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应用于高性能、高吞吐率服务器领域。目前,基于飞腾产品的整机系统已经在政府办公设备、企业服务器、云计算平台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目前已在政务、电力、航天、金融、电信等多个行业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采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个人征信自助查询机投放市场以来,受到银行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与飞腾齐名的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姚翎这样告诉记者。
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一款泡在“水”里的服务器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这就是中科曙光的液冷系列产品,即高密度全浸没式液冷服务器。“中科曙光在天津的生产制造基地,每年制造中国市场上30%—40%的超级计算机产品。我们比较有特色的液冷产品全部在天津基地生产,而且中科曙光的液冷产品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中国企业的一些产品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不再是跟着别人后面跑。”中科曙光公司副总裁秦晓宁对此非常自豪。
近年来,天津以智能科技驱动产业向高端迈进,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全面布局智能科技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如今,天津正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的优势产业聚集区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带动智能科技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快于全市工业2.0个百分点,占比1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3.1%,快于全市工业0.7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1.8%。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2%和11.9%;利润率分别达到8.5%和7.3%,均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相继形成高端装备、国产自主可控信息安全、高端医疗器械等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工程设计、汽车零部件、电子商务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化基地。
破除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天津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天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分别由1986年的475件和162件,增加到2018年的99038件和54680件,30年间增长了207.5倍和336.5倍。
一大批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津产长征五号、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世界首套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测试系统应用于“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自主研发主动反射面液压促进器成为“中国天眼”核心部件;着陆器压紧释放装置等技术装备助力探月工程。“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算原型机研制成功;12英寸半导体硅单晶体打破国际垄断。天津科技积极服务于我国“复兴号”动车、南海吹填岛礁、大型客机C919、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规划等重大创新工程。
数据显示,我市201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62%,继续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0.75%,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三。(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