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阿里影业除了持续烧钱不断换人还能有药么?

更新时间:2017-08-07 14:40点击:

  8月2日,阿里影业宣布最新的人事调整,阿里巴巴合伙人樊路远将任阿里影业CEO,同时加入阿里大文娱大班委,出任新成立的大文娱游戏业务领导小组组长,分管电影产业相关工作。

  这是阿里影业又一次重大人事调整。在樊路远出任CEO之前,阿里影业已经发生过几次大的人事动荡,就在不久前的6月26日,曾经担纲阿里影业CEO的张强黯然宣布辞任执行董事退出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公开宣布与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

  在张强2014年担任阿里影业CEO期间,阿里影业持续亏损、股价低迷,根据其年报数据2015年巨亏6个亿、2016财年则净亏损9.5亿。张强在任期间,除了财务亏损态势无法扭转之外,在上游业务拓展和在线票务渠道布局上都乏善可陈。不仅其试图拓展的中外合拍片业务毫无进展,其主导制作的《摆渡人》等影片都市场表现欠佳。

  为了扭转阿里影业颓势,俞永福在2016年12月临危受命出任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同时兼任影业CEO,重新梳理阿里影业的各条业务线。半年后,在2017年上海电影节上,俞永福对业内推出对阿里影业的战略定位:在用户触达(consumer)、内容产业化(content)和商业化(commerce)这三个维度上赋能电影产业,这将是阿里影业未来的核心战略。

  围绕着俞永福阐述的这一定位,阿里影业展开了一系列并购与重组,今年6月份斥资12亿卢比(1.26亿人民币)收购印度第二大在线票务公司TicketNew的多数股权,7月份斥资13.33亿元增持淘票票股权。

  阿里的电商交易基因使其对交易入口的重要性非常看重,因此淘票票被视为是阿里影业的战略性核心业务,给予巨大的业务资源和资金支持。阿里不仅将支付宝、淘宝、优酷、UC、高德的移动端App等接口资源提供给淘票票,还不断斥资支持淘票票启用大额“票补”与猫眼、微影时代和百度糯米等几家主要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拼抢市场份额。

  尽管过去一年间阿里影业已经为淘票票烧掉10亿票补,但淘票票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公开资料显示淘票票目前票务市场份额仅次于猫眼。但万达、博纳等影投相关人士透露,最近半年来淘票票一直和微影时代进行市场份额拼杀,在线上出票量市场份额上两家均在20%~28%区间内徘徊,彼此胶着不相上下,相较猫眼30~40%左右的市场份额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上述影投人士表示:“淘票票带给影城的用户粘性并不高,有票补做活动的时候用户就多一些,没活动很快就下来了。”

  显然,淘票票在和猫眼、微影时代的市场拼杀中,还有很多硬仗要打。近期坊间传闻,猫眼和微影时代在背后共同股东腾讯撮合下正在商谈合并。对于淘票票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假如,猫眼和微影真的合并了,那么猫眼和微影的市场份额叠加起来将超过60%,将会是淘票票的2倍以上。这种态势下,淘票票要想赶超猫眼,势必会更加艰难,将会面临更加逼仄的生存空间。

  这或许是樊路远再次临危受命的真正用意所在。樊路远的花名是“木华黎”。这是一位蒙古开国功臣的名字,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特别骁勇善战。樊路远2007年加入支付宝。在2010年~2013年期间,带领团队推出了“快捷支付”和“余额宝”等服务,极大提高了支付宝的用户体验。此外,樊路远也是淘票票业务的初创者,正是淘票票的早期创始团队正是来自樊路远领导的支付宝。樊路远重归淘票票,意味着淘票票票将要面临一场真正的恶战。

  显然,阿里影业和俞永福对于樊路远的受命寄予极大厚望,认为樊路远的到来有助于“科技和数字平台为核心的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建设。”

  但,淘票票的前景却并不令人乐观。淘票票团队近半年来异动频繁,今年5月阿里影业高管、淘票票的核心成员淘票票总裁原源放弃淘票票转身去做共享充电宝;去年12月阿里影业副总裁、淘票票总经理孔奇因贪污受贿逾千万元被警方带走;淘票票负责电影项目宣发的多位核心团队成员也被曝离职。团队不稳定显然为淘票票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此外,根据今年7月12日,第三方调研机构QuestMobile发布了《QuestMobile移动互联网2017年中榜单》数据显示,淘票票以MAU(月活数据)414万排名次席,仍落后猫眼电影481万MAU;速途研究院也5月27日公布的电影APP下载量排名中,淘票票4155万排名第二,还不到猫眼电影9148万下载量的一半;艾瑞咨询公布的2017年4月份APP指数,淘票票APP月度独立设备数254万,也落后于猫眼的557万。

  无论从在线出票量市占、还是APP下载量活跃度排名,淘票票依然处于明显劣势,这都是樊路远临危受命之际所要面对的挑战。面对“互联网交易和电影内容”双重行业属性叠加的新业务地带,樊路远是否能杀出一条血路来,还有待未来考验。

  然而,这不仅是对的樊路远考验,也是对俞永福和阿里影业的考验。在上游内容业务受挫之后,俞永福将阿里影业的战略重点收回到阿里擅长的互联网交易和基础设施技术领域。虽然俞永福对外一再解释,阿里影业仍然会继续做内容,只是做少而精,不扩量,并且不会与内容方构成竞争关系。但这也相当于公开承认了“阿里的基因决定了阿里影业并不擅长内容和娱乐业务”。就如同阿里曾经在并不擅长的社交领域进行的“往来”、“淘江湖”、“湖畔”、“支付宝朋友圈”探索均告失败一样,阿里影业在内容和娱乐领域的探索前景也并不光明。

  在俞永福的考虑中,未来阿里影业的方向是在科技与数字平台两方面做影视基础设施公司。这可谓阿里影业成立以来最显著的一次转向,这是阿里的基因,这个做不好,包括俞永福在内现任管理层都可以下课了。

  毕竟,在过去俞永福临危受命的8个月以来,阿里影业的战略调整和大手笔并购,并未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积极的反馈。从11月俞永福履新开始对阿里影业大动手术以来,迄今阿里影业的的股价持续下挫、几近腰斩,体现的更多市场的质疑而非肯定。

  没有造血能力、没有盈利模式,除了持续烧钱和不断换人之外,阿里影业似乎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扭转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