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推进金融改革要以风险防范为基础

更新时间:2017-06-01 06:01点击: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常委学习会,听取关于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专题辅导报告。在学习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个渐进过程,必须建立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强调,要在稳步实施中合力推进,树立“底线思维”,既要积极主动,又要防范风险。

  肩负改革创新和政策试验职能的上海自贸区,是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其之于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被认为不亚于曾经的深圳经济特区,有望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样本。对于这一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市委的主要领导在要求必须以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大胆探索时,都强调了风险的防范。这样的风险观,恰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所要注意的核心所在。

  金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在上海自贸区即将公布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中,与金融改革相关的内容广受关注。改革试验的步伐将迈出多大,哪些关键环节将得以突破,自然成为舆论焦点。我们以为,金融改革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应积极稳妥、协调有序推进,且必须建立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把握好促改革与防风险的平衡。

  深化金融改革,能够突破一些体制机制藩篱,有效防范和化解积累的风险和矛盾。改革是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生产力充分发挥、金融风险有效化解的关键所在,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入世贸十年来,随着一系列里程碑式改革的推进,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高。当前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与潜在风险,既有金融机构自身过度追求短期利润的因素,也是金融体制机制问题的积累,因此,要优化金融资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需要逐步有序不停顿地推进改革。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金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往往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隐患。无论是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还是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放宽市场准入,都意味着金融业将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比如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的放开,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再比如资本账户的开放,有专家就表示,资本账户开放与风险防范并不是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而是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越高,风险防范的意识就应该越强,防范风险的政策和措施就应该越有力。资本账户开放要谨慎推进,相机决策,遇险即收。再比如,此前不久,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既然允许民资进入金融业,并同时强调“自担风险”,就需要完善相应的风险处置与退出机制,让民营银行的股东以及存款人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风险承担程度,尽可能减少道德风险的滋生和金融机构退出带来的风险外溢。

  毋庸置疑,金融改革当然不能被潜在的风险隐患而束缚手脚,停滞不前,更不能无视风险的存在而过于冒进,顾此失彼。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需要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风险防范的关系,统筹兼顾,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也就是说,改革的进程要与中国经济的实力、金融体系成熟的程度和我们的监管能力相匹配,只有把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到位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才会进一步加快。

  因此,要完成既促改革又防风险的任务,需要协调推进利率、汇率、资本账户开放等“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提高金融体系配置效率,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当前,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既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金融调控机制,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又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可以预期,在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进入“第二季”后,改革依然是一条主线,是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未来几个月内,全面改革的路线图会相继公布,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将有序迈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明确,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金融改革的推进,必须要以风险防范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