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油气改革方案明年出台 产业链将迎来变局

更新时间:2017-01-04 20:46点击:

本报记者 郭航报道

油气改革方案明年出台 产业链将迎来变局

本报记者 郭航报道

  尽管油气改革不是什么新的话题,但由于牵扯行业众多涉及利益广泛,每次消息一出,总能引发“全民热议”。

  按照国家对能源领域改革的总体部署,油气体制改革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酝酿,2015年年底形成初稿,之后因分歧较大经历数次修改,每次文件的出台都显得曲折坎坷。

  近日,又有消息传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一行到中石油调研,连维良表示,石油天然气改革体制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之中,中石油要积极支持相关改革措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改革促进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另据相关媒体报道,筹划近三年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明年有望出台,将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管住自然垄断、放开竞争环节。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能源局官网于此前公布的《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显示,将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配合国家发改委推动意见稿于2016年底前出台。由此可见,油气改革方案已经延期。而此前天然气气改政策频频发布,也被看做是油气改革的前期铺垫工作。

  对于即将出台的油气改革方案,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油气改革下全产业链将迎来变局,对民营油气、油田服务和地炼企业形成一定利好。同时2017年天然气价格整体存在下调空间,下游工业用户、分销商或受益。

  上游放开 机会明朗

  据了解,此轮改革首先“开刀”的是上游环节。

  油气产业一般来说可分为上中下三游,上游包括油气勘探开采、进口,中游包括油气炼化、储运,下游包括油气分销。

  一直以来上游环节都是以垄断程度高著称。国内具有探矿权和采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四家,而原油进口权也是集中于几大公司,这使得市场化竞争十分不充分,民营企业很难涉足。

  此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就曾表示,要通过试点及时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立修法的制度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开,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去年国土资源部率先宣布在新疆进行六块油气区块招标试点,标志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改革破冰。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赵龙在介绍《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时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依据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稳步推进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逐步放开上游勘探开发市场,引入社会资本。

  “对于油气改革,上游领域一直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此次改革逐步开放上游,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将进一步促进和活跃国内油气的勘探开发。可以说是增加了上游投入和竞争。对于上游企业的垄断是一种削弱,同时提高了民营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中圣清洁能源投资(江苏)有限公司大中国区经理陈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虽然民资进入可以让上游市场更具活力,但这不是任何民资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说,民营勘探开发企业资金、技术能力较分散,风险承受能力弱,难以应对大规模集中开发。在入主油气上游领域时应当做好自身的考量。” 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刘如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此外,由于上游牵扯到勘探领域,一但放开,《矿产资源法》及《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都要作出相应调整;由于矿业投资体制的调整,《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也需要作出调整。

  “企业想申请油气矿权,须经国务院批准,这门槛非常高。目前,也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具有准入资质。这也导致上游竞争不足。而且我国的油气探矿权采取的是先登先得模式,也就是说,上述四家公司谁先申请就免费给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有专家指出,应当完善勘查区块退出机制,促进区块流转,建立进退有序的勘查开采市场,激活勘查潜力。健全油气地质资料公开和共享机制,建立油气资源动态监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矿业权信息、勘探进程和勘探开发方案。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分析师刘斌认为,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预计上游领域将最终走向完全开放,一是放开矿权市场,由登记制改为招标制;二是放宽勘探和开发资质的条件限制;三是提高持有成本,严格探矿权退出机制;四是建立油气矿权流转制度等。这将在长期内利好民营油气和油田服务企业。

  有学者指出,油气行业上游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政府应放松规制、引入竞争,以提高行业效率和社会福利。美国、挪威等油气行业由管制到开放的成功实践也多次证明了这一点。

  管网独立 大势所趋

  除了上游放开之外,此次改革的另一个亮点便是管网独立。

  “油气管网不放开,油气改革基本上无从进行。”这已经成为油气行业业内的共识。此前,尽管我国油气改革不断推进,但油气改革方案始终未出台,其中油气管网的垄断被认为是改革的难点。

  “管道独立是大势所趋,此前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呼声较高,但实际操作难度大,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譬如管网公司如何界定,是上下游一体化公司,还是从属于"两桶油"。这还牵扯到原有管道的资本结构,是否会出现新的垄断等问题。”金联创能源行业高级分析师梁津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近期,三桶油先后公布了符合条件的管网基础设施公开信息。管网将向第三方开放。未来管网将成为基础设施,促进上下游的互动,非石油央企的油气都可以通过管网进行便利运输,激活市场。

  当前我国天然气中游输配环节高度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手中,而且管网管理体制复杂,多个中间环节层层加价。

  举例来说,例如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从新疆口岸输送到各个省的门站要经历上千公里,加价在8毛左右。而从省门站到用户往往只有几十、几百公里,有的地方加价在一块钱以上。

  “对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而言,"管网独立"方面的改革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阻力和争议也较大。应该说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业链中上游的垄断。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管道运输,这其中80%的业务都集中在"三桶油"手中。”卓创资讯天然气行业分析师刘广彬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