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06 09:00点击:
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吉)“币圈”的跌跌不休,顺手就将“链圈”拖入了寒冬。无疑,区块链的这个冬天寒冷且寂寞。但在这寂寞的寒冬里,杭州有一家企业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与寒冬中依然坚守区块链价值者同行。
作为国内首批涉足区块链的资讯社区门户,成立7年来,巴比特致力于为广大区块链创业者、投资者提供信息、交流与投融资服务,成为了圈内家喻户晓的垂直门户。选择在寒冬坚守,因为创始人长铗坚信“只有真正的对区块链价值认同者方能不忘初心,穿越牛熊。”
细细品味巴比特的企业内涵,不难发现这家企业自上而下,由内而外贯穿的“海盗文化”“不疾而速”“坚定不移”等文化,成了它能够坚守于寒冬的动力源泉。
巴比特创始人长铗
最早的区块链涉足者
2011年,当区块链技术在国内还是萌芽期的时候,巴比特创始人长铗与几位一道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小伙伴一起创立了巴比特——这也是国内最早的比特币资讯与社区网站,专注区块链、比特币以及数字货币领域新闻报道的平台,提供信息推送、论坛交流等服务。
在此之前,长铗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公务员和科幻小说作家。长铗,本名刘志鹏,中国21世纪以来新生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从16岁开始科幻写作,代表作有《屠龙之技》、《扶桑之伤》等,其中《昆仑》、《扶桑之伤》、《674号公路》获2006年、2007、2008年银河奖。
尽管在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进入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但小说创作的经历让长铗获得了不少区块链的信息,也为后来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我憧憬一个‘计算即权力’的时代到来,比特币的出现,完美的契合我对云时代、宏大分布式计算工程的想象”,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长铗回忆道。2014年,长铗正式辞去公职,来到杭州成立公司正式运营“巴比特”,成为了国内一批区块链的拓荒者。
区块链边界的探索者
成立初期的巴比特,以区块链技术布道为主,“成员由一群对区块链技术的发烧友自发组成,将国外最新资讯翻译后带到国内,”长铗说,从2013年底到2016年初,比特币价格持续低迷,技术崇拜者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
随着区块链不断为人熟悉,巴比特也从资讯服务开始拓展到出版物领域。2016年,长铗参与合著《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希望以此让更多人搞懂“区块链究竟是什么”。至今,巴比特参与策划、出版的图书已有4本,《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指南》、《区块链开发指南》、《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成为了圈内炙手可热的畅销书。据悉,由巴比特编著、吴晓波等联袂推荐的《区块链十年》新书即将于2019年一季度出版。
“巴比特是一个崇尚‘海盗文化’的企业,如果用航海来做比喻,从2014年至今,巴比特角色从‘瞭望者’转变为了‘探索者’。”长铗告诉记者,从内容服务到出版物,再到成立巴比特学院、成立加速器,在区块链这片广袤的大海中,巴比特正在探索技术的边界。
长铗透露,在相关技术的探索上,巴比特依托比原链,正在努力尝试做计算资源的整合。“简单来说,我们正在尝试打通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计算资源,将计算单一的哈希运算融入人工智能的矩阵运算中。”长铗认为,两大计算资源的整合,将使得人工智能芯片能够运用到区块链运算,实现用人工智能芯片“挖矿”。而从长远来看,“资产上链”将成为更大的趋势。
2018全球区块链(杭州)高峰论坛(资料图)
杭州的区块链基因
今年初,巴比特完成了由普华资本和泛城资本联合领投,包括启赋资本、比特大陆跟投的1亿元A轮融资。3月26日,巴比特在杭州G20举办地——国博中心成功举办了全球区块链(杭州)高峰论坛。
作为一家在杭州萌芽到成长的区块链企业,巴比特的成长史,也是杭州区块链基因的缩影。
“杭州拥有互联网之都的美誉,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同时人才集聚,让我们当时下定决心在此创业。”回顾2014年选择杭州,长铗坦言这个决定如今看来还是“十分正确”。得益于优越的氛围与政策,越来越多的区块链技术公司选择在杭州扎根。
在杭州市政府主办的“重构世界·2018区块链新经济杭州峰会”正式发布的《杭州市区块链产业报告》(2018)中显示,截至2018年8月,杭州从事区块链技术服务相关企业占55家,其中,提供金融行业服务的企业占比最多,其次是企业服务。
目前,杭州区块链产业已经形成了从技术研究、底层平台研发,到区块链应用探索的完善上下游生态。不仅如此,随着杭州提出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区块链将赋予其更多的内涵。
“无论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挖掘,还是资产上链,这些都将让区块链技术赋予数字化城市更多内涵”,长铗认为,在2020年,通过智能合约来发行实体资产或者说来帮助现实中的真实资产上链,区块链最终将脱虚向实,服务于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