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网

产经行业的
探索与发现
更多行业干货分享,关注中国产经网Www.chinaice.cN

苏宁全品类布局成效显著 大快消等成为新增长极

更新时间:2019-09-06 15:56点击:

  步入9月,苏宁超市迎来五周年庆典。五年前,苏宁超市上线宣布进军快消领域,承担了苏宁易购扩充品类的使命。当时,外界有过不少疑问:家电3C出身的苏宁能做好快消业态吗?五年过去了,苏宁不仅在线上快消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更是在线下拥有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今年上半年还宣布收购家乐福中国,坐拥后者210家大型超市。

  短短五年时间内,苏宁的大快消品类已经成长为苏宁在家电、3C之外的新增长极。2019年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1355.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全渠道商品销售规模1842.13亿元,同比增长21.80%。其中包含小家电、母婴及美妆、家居食品、日用百货在内的品类营收增长强劲,同比增速达到66.96%,远超其他品类,是拉动苏宁营收规模增长的新引擎。

  苏宁大快消品类的突飞猛进,与其全场景、全品类零售布局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全品类战略推进方面,今年年初,苏宁宣布成立家电集团、消费电子集团、快消集团、时尚百货集团、国际集团等五大商品集团,推动商品的专业化、精细化运营。

  而除了战略层面的“高屋建瓴”之外,在战术层面,苏宁也围绕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进行了精准的布局。

  首先,苏宁以收购的方式快速补强供应链建设。上半年,苏宁收购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业内人士认为,苏宁此举能够在短时间完善供应链建设并有效地降低成本。毕竟,快消、百货品牌浩瀚如海,仅靠自身一家家去拓展,远比不上直接使用成熟供应链来的“事半功倍”。

  其次,重点加强生鲜类商品的海外直采、产地直采模式。上半年,苏宁一是深入泰国、越南等产地直采当季生鲜水果;二是通过拼购在全国建立了多个拼基地和拼拼农村,加强了产地直采。这一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生鲜流通环节的成本,并提高了品质,成为引流利器。

(图:全国首个拼基地落户湖北宣恩)

  最后,苏宁还搭建起完善的泛自主产品生态链,形成以PPTV、小Biu自主品牌为矩阵的互联网战略单品。泛自主产品的建设,能有效提高产品毛利率,剔除了品牌商的品牌溢价,而将这部分价值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除了战略正确与战术得当之外,充足的粮草也是保证苏宁大快消品类崛起的关键之一。苏宁拥有强大的物流、技术、金融等核心零售能力,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比如,生鲜商品具有保质期短、货损率高的特点,而苏宁却在全国拥有46个生鲜冷链仓,覆盖218个城市,保证了生鲜商品在流通中的运转效率。

  而苏宁拥有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线上超市与线下苏宁小店、苏鲜生、红孩子等业态实现场景互联,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正是在苏宁全品类战略的引领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布局,以及强大的物流等基础设施能力,苏宁大快消品类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了新的跨越。随着下半年消费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地,上述品类还有望继续爆发,保持强劲增速。